时间: 2025-05-04 10:2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8:03
“深文大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文章或言论中的深刻含义和宏大意义。它强调的是内容的思想深度和广度,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文学作品或哲学论述。
“深文大义”这一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深”和“文”以及“大义”三个词组成,分别表示深度、文化和宏大的意义。在古代文献中,这一成语就已经出现,用以形容文章或言论的深刻和宏大。
在传统文化中,“深文大义”常被用来评价文学作品或哲学论述的价值。它反映了人对于思想深度和广度的重视,以及对于文化内涵的追求。
“深文大义”这一词汇给人以庄重、深沉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需要深入思考和细细品味的文学作品或哲学论述,激发人们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我常常遇到“深文大义”的描述,这让我意识到文学不仅仅是表面的故事,更是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在这深文大义的篇章中,每一行诗句都是思想的火花,照亮心灵的深处。”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学者在书房中沉思的画面,背景是满架的书籍,象征着深文大义的追求。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琴的悠扬旋律,仿佛在诉说着深邃的哲理。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rofound”或“profundity”,它们也用来形容深刻的思想或深奥的论述,但在表达上可能更侧重于深度而非广度。
“深文大义”这一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也启发我在表达时追求思想深度和广度。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一词汇,我更加欣赏那些富含哲理和深意的文学作品,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尝试融入更多的深文大义。
1.
【深】
(形声。从水,深声(shēn)。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古水名 。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引证】
《说文》-深,深水。出桂阳南平,西入营道。
2.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