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4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47:20
“无敌手”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没有对手”,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在某个领域或某种能力上非常强大,以至于没有其他竞争者能够与之匹敌。
在文学中,“无敌手”常用来形容英雄或主角的超凡能力,如“他在这场比武中无敌手,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定的夸张色彩,用来表达对某人能力的极高评价,如“他在篮球场上简直无敌手。”
在专业领域,如体育、商业或学术界,这个词汇用来描述那些在特定领域内表现卓越,无人能及的人物或团队。
同义词:
反义词:
“无敌手”这个词汇源自汉语,其结构为“无”+“敌手”,其中“无”表示否定,“敌手”指对手。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无敌手”常与武侠小说中的英雄形象联系在一起,这些英雄往往具有超凡的武艺和正义感,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被用来形容在商业、科技等领域的领军人物。
“无敌手”这个词汇给人带来强烈的正面情感,如敬佩、羡慕和向往。它激发人们对卓越和成功的追求,同时也可能引发对竞争和挑战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学校的演讲比赛中听到一位选手被称为“无敌手”,他的表现确实非常出色,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和认可。
在诗歌中,可以将“无敌手”融入到对英雄的赞美中:
他如风般疾驰,无敌手在战场, 剑光闪烁,敌军纷纷败亡。 英勇无畏,荣耀归于他, 无敌手之名,永载史册上。
在视觉上,“无敌手”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位身披战甲、手持利剑的英雄形象。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战鼓声、欢呼声和胜利的号角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beatable”或“peerless”,它们在意义上与“无敌手”相近,但文化内涵和使用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无敌手”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超凡的能力,也象征着对卓越和成功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敌】
(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敌,仇也。 、 《尔雅》-敌,匹也。 、 《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四国之兵敌。 、 《国语·楚语》-且夫自敌以下。 、 《国语·周语》-敌国宾至。 、 《孙子·谋攻》-敌则能战之。
【组词】
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 敌礼、 匹敌、 势均力敌
3.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