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0:3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0:36:16
词汇“溢盛”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溢”通常指的是液体超过容器的边缘而流出,引申为过度、超出;“盛”则有充满、旺盛的意思。结合起来,“溢盛”可以理解为某种状态或物质过于充盈,超出了正常的限度。
“溢盛”字面意思是指某种物质或状态过于充盈,超出了正常的限度。
由于“溢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古文中会出现,用以形容某种物质或情感的过度充盈。
“溢”和“盛”都是古代汉语中的常用字,但“溢盛”作为一个复合词并不常见。它的使用可能更多地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溢盛”可能与丰收、繁荣等正面意义相关联,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可能更多地出现在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古文中。
“溢盛”给人一种充盈、丰富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丰收的景象、繁荣的场景或过度充盈的情感。
由于“溢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溢盛”来形容自然界的丰饶:
春雨绵绵,花儿溢盛,
大地披上了五彩的衣裳。
“溢盛”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丰收的景象,如金黄色的麦田、饱满的果实等。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欢快的音乐,表达丰收的喜悦。
由于“溢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并不直接存在。
“溢盛”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蕴含的充盈、丰富的意义在特定语境中仍然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特定的情感和场景。
1.
【溢】
(形声。从水,益声。本作“益”。象水从器皿中漫出。本义:水漫出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溢,器满也。 、 《尔雅》-溢,盈也。 、 《广雅》。按,过满为溢。-溢,满也。 、 《考经·诸侯》-满而不溢。 、 《楚辞》-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惧满溢。 、 清·黄宗羲《原君》-溢于辞。
【组词】
溢决、 溢满
2.
【盛】
(形声。从皿,成声。(chéng)本义:盛在祭器中的黍稷)。
旺盛;兴盛。
【引证】
《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 韩愈《送孟东野序》-国家之盛。 、 《史记·蔡泽列传》-物盛则衰。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组词】
盛古、 盛族、 盛气、 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