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3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33:48
词汇“横草”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横草”字面意思是指横放的草,可能指的是草被横向放置或横躺在地上的状态。在古代文献中,有时也用来形容草木横生、杂乱无章的样子。
由于“横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学中,可能出现在描述自然景观或表达某种情感的语境中。
“横草”的词源较为简单,由“横”和“草”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可能用来形容草木横生的自然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
在古代文化中,自然景观的描述常常带有诗意和哲理,“横草”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被用来表达一种自然、原始的美感。
“横草”可能给人带来一种自然、原始、甚至是荒凉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未被人类活动干扰的自然环境。
由于“横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尝试使用“横草”来营造一种自然、原始的氛围: “山径横草深,月影照孤身。”(假设的诗句)
“横草”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片杂草丛生的景象,伴随着风吹过草丛的沙沙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横草”的词汇,但可以找到描述类似自然状态的词汇。
“横草”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意义和用法相对有限。在学习汉语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并不实用。通过对“横草”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中一些较为生僻的词汇,并欣赏其在文学和诗歌中的独特魅力。
1.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
2.
【草】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lì)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引证】
《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 《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大草不生。 、 《吕氏春秋·本味》-草食者羶。 、 《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草苴比而不芳。 、 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组词】
除草;粮草、 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 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