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2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29:46
词汇“慎礼”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慎”和“礼”。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结合起来,“慎礼”可以理解为在社交场合中,以谨慎和礼貌的态度行事,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
在**传统文化中,“慎礼”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尤其是在儒家文化中,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应符合礼仪规范,以维护社会和谐。
“慎礼”给人一种稳重、成熟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个有教养、懂得如何在不同社交场合中恰当行事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表现出慎礼的态度,比如在工作会议、家庭聚会或是与长辈的交流中,都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示尊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慎礼”来描绘一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如:
他行事慎礼,言语温和,
在人群中如春风拂面,
赢得了众人的心。
想象一个穿着正式服装的人,在宴会上举止优雅,言语谨慎,这种形象可以与“慎礼”联系起来。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ourtesy”和“prudence”,虽然不完全等同于“慎礼”,但都强调了在社交中的礼貌和谨慎。
“慎礼”是一个在社交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修养,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的一种方式。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慎礼”有助于我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展现出尊重和礼貌的态度。
1.
【慎】
(形声。从心,真声。本义:谨慎;慎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慎,谨也。 、 《尔雅》-慎,诚也。 、 《国语·周语》-慎,德之守也。 、 《贾子道术》-僶勉就善谓之慎。 、 《诗·小雅·白驹》-慎尔优游。 、 《诗·小雅·巧言》-予慎无罪。 、 《仪礼·聘礼记》-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组词】
审慎、 失慎、 慎独、 慎刑、 慎行、 慎言慎行、 慎小事微、 慎缄、 慎小谨微
2.
【礼】
(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 《虞书》。马注:“吉、凶、军、兵、嘉也。”-脩五礼。 、 《礼记·王制》-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大戴礼记·本命》-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 、 清·周容《芋老人传》-邀见讲钧礼。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设九宾礼于廷。
【组词】
礼神、 礼祠、 礼诵、 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