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2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20:44
慎终追远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慎、终、追、远。字面意思为“谨慎地对待结束,追思久远的事物”。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处理事情的结束阶段要非常谨慎,同时要怀念和追思那些久远的历史和传统。
在文学作品中,慎终追远 常用来强调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历史的记忆。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可以用来表达对过去的敬意和对未来的责任感。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学或文化研究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对传统的维护和对历史的深入研究。
同义词:敬祖尊贤、继往开来
反义词:忘本负义、数典忘祖
慎终追远 出自《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原意是指在丧葬和祭祀时要谨慎和虔诚,以使民风淳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扩展到了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活动中,强调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历史的记忆。
在文化中,慎终追远** 与儒家思想紧密相关,强调对祖先的尊敬和对传统的维护。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强调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保持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庄重和敬仰。它让我联想到对祖先的尊敬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保持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家族聚会上听到长辈们谈论慎终追远的重要性,他们强调了家族传统的传承和对祖先的尊敬。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慎终追远,古风犹存,
祖先智慧,代代相传。
敬天爱人,民德归厚,
传统之光,照亮未来。
结合图片,我可能会想到一幅描绘家族祭祀的画面,人们庄重地进行仪式,表达对祖先的尊敬。结合音乐,我可能会想到一段庄重而悠扬的古琴曲,传达出对传统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通过“ honoring the past”或“respecting tradition”来表达,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都是强调对过去的尊重和对传统的维护。
慎终追远 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强调了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历史的记忆,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保持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通过学和理解这个成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化传承的意义,并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更加注重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历史的记忆。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五间正殿前,悬一块闹龙填青匾,写道是:“~”。
1.
【慎】
(形声。从心,真声。本义:谨慎;慎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慎,谨也。 、 《尔雅》-慎,诚也。 、 《国语·周语》-慎,德之守也。 、 《贾子道术》-僶勉就善谓之慎。 、 《诗·小雅·白驹》-慎尔优游。 、 《诗·小雅·巧言》-予慎无罪。 、 《仪礼·聘礼记》-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组词】
审慎、 失慎、 慎独、 慎刑、 慎行、 慎言慎行、 慎小事微、 慎缄、 慎小谨微
2.
【终】
(形声。从糸(mì),冬声。甲骨文字形,象一束丝,两头象结扎的末端。本义:把丝缠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终,絿丝也。 、 《睡虎地秦墓竹简》-旋终在项。
3.
【追】
(本义:追赶)。
同本义(使追赶对象回来)。
【引证】
《说文》-追,逐也。 、 《周礼·小司徒》。注:“逐寇也。”-以比追胥。 、 《左传·庄公十八年》-公追戎于济西。 、 《管子·七臣七主》-驰车充国者,追寇之马也。 、 汉·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 、 《庄子·应帝王》-壶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使阳处父追之。 、 唐·杜甫《宴王使君宅题二首》-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 、 《资治通鉴》-闻追豫州。
4.
【远】
(形声。从辵(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引证】
《说文》-远,辽也。 、 《尔雅》-远,遐也。 、 《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屏之远方。 、 《礼记·中庸》-柔远人也。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左传·三十三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唐·杜牧《阿房宫赋》-缦立远视。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 《广东军务记》-极目远望。
【组词】
远行无急步、 远游之戒、 远招近揖、 远水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