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9:5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9:55:41
慎谨: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慎”意味着小心、谨慎,“谨”同样表示谨慎、慎重。结合起来,“慎谨”强调在行为、言语上的极度小心和慎重,避免错误或危险。
“慎”和“谨”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且都含有谨慎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使用,强化了谨慎的含义,成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慎谨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儒家文化中,强调个人行为和言语的慎重,以维护社会和谐和个人名誉。
慎谨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冷静思考、不轻易冲动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慎谨的态度帮助我在做决策时更加周全,避免了许多潜在的风险。
在诗歌中,慎谨可以用来形容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如“春风慎谨,轻抚过嫩绿的枝头。”
慎谨可能让人联想到安静的图书馆,或是深夜里轻轻翻书的声音,这些都是与谨慎、细致相关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cautious”和“prudent”可以大致对应“慎谨”的意思,但“慎谨”更强调行为和言语上的小心和慎重。
慎谨是一个在多种语境中都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在语言表达上更加精确,也在个人行为上提供了指导。了解和运用慎谨,对于提升个人素质和社交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1.
【慎】
(形声。从心,真声。本义:谨慎;慎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慎,谨也。 、 《尔雅》-慎,诚也。 、 《国语·周语》-慎,德之守也。 、 《贾子道术》-僶勉就善谓之慎。 、 《诗·小雅·白驹》-慎尔优游。 、 《诗·小雅·巧言》-予慎无罪。 、 《仪礼·聘礼记》-入门主敬,升堂主慎。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组词】
审慎、 失慎、 慎独、 慎刑、 慎行、 慎言慎行、 慎小事微、 慎缄、 慎小谨微
2.
【谨】
(形声。从言,堇(qín)声。本义:谨慎,小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谨,慎也。 、 《诗·大雅·民劳》-以谨无良。 、 、 《荀子·王制》-谨畜藏。 、 《楚辞·怀沙》-谨厚以为厚。 、 《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谨食之。 、 清·张廷玉《明史》-不自谨惜。 、 清·刘开《问说》-谨护其失。
【组词】
谨畏、 谨肃、 谨言、 谨厚、 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