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2 23:4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23:49:27
幽闭:这个词由“幽”和“闭”两个字组成。“幽”通常指昏暗、隐蔽或深邃,而“闭”则表示关闭、封闭。结合起来,“幽闭”字面意思是指封闭在昏暗或隐蔽的空间中。基本含义是指被限制在一个狭小、封闭且可能昏暗的环境中,常带有压抑、孤独或恐惧的情感色彩。
“幽闭”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幽闭之刑”,指的是将人关押在暗无天日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心理和情感层面。
在**文化中,“幽闭”常与孤独、压抑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狭小、封闭空间的普遍恐惧和不适感。
“幽闭”这个词常带有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孤独、恐惧和无助。这种情感反应可能影响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表达。
个人经历中,可能有过在狭小空间中的不适感,如在拥挤的电梯中感到幽闭,这种体验加深了对这个词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幽闭的夜里,星光是唯一的慰藉,照亮我孤独的心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昏暗、狭小的房间,墙壁上斑驳的光影,营造出一种幽闭的氛围。听觉上,可能是低沉的回声或寂静中的微弱呼吸声。
在英语中,“幽闭”可以对应为“confined”或“enclosed”,但这些词缺乏“幽”所带有的昏暗和深邃的意味。
“幽闭”这个词在描述环境和心理状态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物理上的封闭,还包含了情感上的压抑和孤独。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环境描述。
1.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
2.
【闭】
(会意。从门,从才。“才”是用来闭门的东西。本义:关门,把门合闭起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闭,阖门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易·象传》-先王以至,日闭关。 、 《庄子·天运》-坚闭门而不出。 、 《左传·哀公十五年》-门已闭矣。 、 《礼记·中庸》-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也。
【组词】
闭扫、 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