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3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30:03
教友:该词汇通常指的是信仰同一或教派的成员,特别是教中的信徒。字面意思是指共同信仰的朋友或同伴。
教友一词源自中古英语的“gome”(人)和“freond”(朋友),后来演变为现代英语的“friend”和“companion”。在**语境中,它强调了基于共同信仰的友谊和伙伴关系。
在**教文化中,教友之间的关系被视为基于共同信仰的深厚联系。这种关系在社会中被认为是稳定和可靠的,因为它们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之上。
教友一词可能引发温暖和团结的情感反应,因为它代表了基于共同信仰的友谊和支持。它也可能让人联想到社区的凝聚力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加过一个教团体的活动,那里的教友们非常热情和友好。他们不仅在活动中互相支持,也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帮助和鼓励。
在诗歌中,可以将教友一词融入到描述信仰和友谊的诗句中:
在神圣的殿堂,教友们手牵手, 共同祈祷,心灵相通。 信仰的光芒,照亮彼此的路, 在爱的海洋,我们永不孤独。
教友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教堂的内部景象,教友们围坐在一起祈祷或唱诗的场景。音乐方面,可能会联想到**音乐或圣歌。
在不同文化中,教友一词可能有不同的对应词汇。例如,在伊斯兰教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兄弟”或“姐妹”。
教友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不仅代表了基于共同信仰的友谊,还强调了社区的凝聚力和互相支持的精神。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中的友谊和社区关系。
1.
【教】
(会意。从攴(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 、 《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以教国子弟。 、 《礼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礼记·乐记》-教者,民之寒暑也。 、 《国语·周语》-教,文之施也。 、 《春秋繁露》-精华,教政之本也。 、 《管子·小匡》-君有此教士三万人。 、 《韩非子·五蠹》-修教三年。 、 《史记·货殖列传》-宁有政教。 、 唐·韩愈《师说》-择师而教。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以教吾子。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昨日蒙教。 、
【组词】
教治、 教禁、 教读、 教读老夫子、 教民、 教迪、 教帖、 教当、 教示、 教戒、 教告、 教演、 教阅、 教坊司、 教门儿、 教引嬷嬷
2.
【友】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友,同志为友。 、 《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君子以朋友讲习。 、 《周礼·大司徒》-联朋友。 、 《论语》-与朋友交。 、 《世说新语·方正》-太丘与友。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偕数友出。 、 清·周容《芋老人传》-是芋视乃友。 、 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组词】
挚友、 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