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2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23:16
词汇“正目”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进行分析。
假设“正目”是一个方言词汇,可能的意思是“正确的目标”或“主要关注点”。在某些方言中,“目”可以指代“目标”或“焦点”,而“正”则表示“正确”或“主要”。
由于“正目”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与特定地区的语言习惯或特定社群的使用习惯有关。
在某些社群或地区,使用“正目”可能反映了当地人对目标和焦点重要性的强调。
对于不熟悉该词汇的人来说,可能会感到困惑或好奇,而对于熟悉的人来说,可能会联想到目标明确、效率高的正面情感。
由于“正目”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应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社群或地区。
在创作中,可以将“正目”用于强调故事情节的关键转折点或角色的主要动机。
由于词汇的特殊性,可能需要具体的视觉或听觉材料来辅助理解其含义。
如果“正目”是某个特定文化的词汇,那么它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正目”作为一个可能的方言或特定领域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特定的语境支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但也需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和理解难度。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目】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目,人眼,象形。 、 《礼记·郊特牲。》-目者,气之清明者也。 、 《韩诗外传》-目者,心之符也。 、 《易·小畜卦》-夫妻反目。 、 《左传·宣公二年》-睅其目,皤其腹。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满目萧然。 、 晋·干宝《搜神记》-瞋目大怒。 、 《聊斋志异·狼三则》-目似瞑。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目不忍睹。
【组词】
目不斜视、 目见耳闻、 目治手营、 目空一世、 目眩神摇、 目无下尘、 目耗、 目指、 目眦、 目珠、 目睛、 目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