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8:3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8:33:05
“正直无私”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正直”和“无私”两个词组成。其中,“正直”指的是人的品行端正、诚实不欺,而“无私”则强调没有私心、不偏袒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正直无私”形容一个人品行端正,不偏不倚,公正无私,不为自己谋取私利。
在文学作品中,“正直无私”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高尚品质,如在古代历史小说中描述忠臣良将时。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赞扬某人的公正行为或评价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政治等,这个词也常用来强调公正和透明。
“正直无私”作为一个成语,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史记》等,已有类似的表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组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人品和行为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正直无私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儒家思想中,强调“仁义礼智信”,其中“义”即包含了正直无私的含义。在现代社会,这种品质依然被广泛推崇,尤其是在公共领域和职业道德中。
“正直无私”这个词给人以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公正、诚信和责任感。它激励人们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坚持原则,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一位领导,他以正直无私著称,无论在处理公司内部事务还是对外交往中,都能坚持原则,不偏不倚。他的行为深深影响了我,让我认识到正直无私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纷扰的世界里,
他如一盏明灯,
正直无私,照亮前行的路。
想象一位法官在法庭上公正地审理案件,或者一位领导在会议上公正地做出决策,这些场景都能引发对“正直无私”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mpartial and selfless”,虽然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传达的核心意义相似,都是强调公正和无私。
通过对“正直无私”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一品质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在职业发展还是日常生活中,正直无私都是一种值得追求和坚持的美德。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这一品质的体现和传播。
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朝内官员皆惧秦桧,无处与岳元帅伸冤,那阴间神道,~,必有报应。”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直】
(会意。小篆字形,从L(yǐn),从十,从目。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正见也。 、 《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 《左传·襄公七年》-正直为正,正曲为直。 、 《书》-木曰曲直。 、 《易·说卦》-巽为绳直。 、 《礼记·月令》-先定准直。 、 吴均《与朱元思书》-争高直指。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私】
(形声。从禾,厶(sī)声。本义:禾;庄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盖禾有名私者也。”-私,禾也。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