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1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13:29
威焰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强大的威势或威严,如同火焰般炽烈和不可忽视。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强大影响力和不可挑战的地位。
在文学作品中,威焰 常用来形容君主、领袖或强大势力的威严和影响力,如“他的威焰震慑了整个王国”。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具有强烈个性或影响力的人物时,人们可能会使用这个词。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中,威焰 可以用来分析权力结构和领导力的表现。
同义词:威势、威严、威力、权威 反义词:卑微、无力、软弱、无权威
威焰 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威”和“焰”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威”指力量或影响力,“焰”指火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强大的影响力和威严。
在文化中,威焰** 常常与皇权、领导力和权威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社会对权力和威严的尊重和敬畏。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描述那些在商业、政治或社会领域中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人物。
威焰 这个词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敬畏和尊重。它让人联想到强大、不可挑战的力量和地位。在表达中,使用这个词可以增强语句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描述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老师时使用过威焰这个词。他的教学风格和知识深度让学生们无不感到敬畏,他的威焰在学术界也是众所周知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威焰:
他的威焰如烈日,
照耀着知识的海洋,
学子们敬畏地仰望,
在他的光辉下成长。
威焰 这个词让人联想到熊熊燃烧的火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听觉上,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庄严的音乐,如交响乐中的高潮部分,充满力量和威严。
在英语中,威焰 可以对应到“aura of authority”或“commanding presence”这样的表达。这些词汇也传达了类似的强大影响力和威严的概念。
威焰 这个词在描述强大影响力和威严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文学和专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日常表达中也能增强语句的权威性。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能灵活运用它在不同的语境中。
1.
【威】
威力;威风。
【引证】
《说文》-威,畏也。 、 《吕氏春秋·荡兵》-威也者,力也。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严大国之威。 、 、 《孟子·公孙丑下》-威天下不以兵革。 、 《汉书·李广传》-威棱威乎邻国。 、 汉·贾谊《过秦论》-威振四海。 、 《明史》-为敛威去。
【组词】
威风杀气、 威弧、 威折、 威服、 威柄、 威畏、 威约、 威凌、 威绥
尊严,威严。
【引证】
《明史》-畏威保位。 、
【组词】
威荣、 威法、 威神、 威裕、 威敬、 威光、 威棱、 威德、 威锋、 威权、 威灵、 威声、 威神、 威化
2.
【焰】
(形声。从火,臽(xiàn)声。本义:火苗)。
同本义。
【引证】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烟焰迷漫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又如:内焰(火焰的中间部分);外焰(火焰最外层);焰段(见“艳段”);焰烘烘(焰腾腾。火焰旺盛的样子;引申为情绪激昂);焰头上(喻指兴旺发达);焰焰(火苗起初的样子)-烟焰雾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