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5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59:21
“历历可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清晰可见,可以一一数清”。它形容事物非常清晰,每一个细节都能清楚地看到或数出来。
在文学作品中,“历历可数”常用来形容景物或记忆的清晰度,如“往事历历可数”。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清晰可见,如“星星历历可数”。在专业领域,如天文学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星体的清晰可见。
同义词:清晰可见、历历在目、一目了然 反义词:模糊不清、隐约可见、难以辨认
“历历可数”源自古代汉语,其构成部分“历历”意为清晰、分明,“可数”意为可以数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形容事物的清晰度和可见性。
在**文化中,“历历可数”常用来形容记忆或景物的清晰度,反映了人们对细节和清晰的重视。在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强调事实的清晰和不容置疑。
“历历可数”给人以清晰、真实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清晰的画面和深刻的记忆。它让人感到事物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增强了表达的说服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历历可数”来形容一次旅行中的美景,星星在夜空中清晰可见,每一颗都仿佛可以数清,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洒落,树叶历历可数,夜风轻拂,星辰闪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夜空中的星星清晰可见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宁静的夜晚,星星闪烁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early visible”或“easily countabl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清晰可见的概念是相似的。
“历历可数”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它不仅形容事物的清晰度,还传达了一种真实和可信的感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历历可数。
则用细草制为楼阁,大如橼,小如橘,约二十余座,每座梁栋榱题,~。
1.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
2.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
3. 【可】
4.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