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5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57:44
宛如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宛”和“如”。字面意思是指某事物非常像或类似于另一事物。基本含义是形容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常用于比喻或描述某物的特性与另一物极为相似。
宛如 在不同语境下有广泛的应用:
这些同义词在细微差别上有所不同,如“如同”和“犹如”更正式,而“像”和“仿佛”更口语化。反义词则强调差异而非相似。
宛如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宛”字有弯曲、曲折之意,而“如”字则表示相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相似性的复合词。
在文化中,宛如** 常用于诗词和文学作品中,用以增强语言的韵律和美感。它体现了汉语中比喻和象征的丰富性。
宛如 这个词给人以美好、梦幻的联想,常用于描述那些令人向往或感到愉悦的事物。它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增强文本的感染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描述自然景观时使用“宛如”,如:“那片晚霞宛如一幅绚丽的油画,美得令人窒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洒落,宛如银色的绸缎,轻轻覆盖在大地之上。”
宛如 这个词可以联想到柔和的光线、细腻的质感,以及和谐的旋律,如轻柔的钢琴曲。
在英语中,宛如 可以对应为“like”或“as if”,但这些词汇在表达上不如“宛如”那样富有诗意和形象性。
宛如 是一个充满诗意和表现力的词汇,它在汉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用于日常交流,也广泛应用于文学和艺术创作中。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其在语言表达中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1.
【宛】
(形声。从宀(mián),夗(yuàn)声。象屋里的草弯曲自相覆盖。本义:弯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宛,屈草自覆也。 、 《史记·司马相如传》-宛宛黄龙。 、 《汉书·扬雄传下》-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
【组词】
宛妙、 宛虹、 宛曲、 宛委、 宛宛、 宛燀
2.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