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2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20:33
词汇“宛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雅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宛延”通常指的是曲折延伸的样子,形容道路、河流等曲折蜿蜒,或者形容时间、过程的缓慢延续。
在文学作品中,“宛延”可能用来描绘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的曲折美。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语境中可能会出现。
“宛”字有曲折、弯曲的意思,“延”字则有延伸、延续的含义。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宛延”这个词汇,用来形容事物的曲折延伸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曲折蜿蜒的形态往往被赋予了某种美学意义,如“曲径通幽”等,反映了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独特审美观。
“宛延”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小路、悠长的历史河流,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
由于“宛延”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较少遇到直接使用它的场景,但在阅读古文或特定文学作品时可能会遇到。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宛延”来描绘自然景观,如“山径宛延入画屏,溪声潺潺伴鸟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条蜿蜒的小路在山间延伸;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悠扬的旋律,如同时间的缓缓流逝。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eandering”,用来形容河流或路径的曲折。
“宛延”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在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进程时,能够提供一种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1.
【宛】
(形声。从宀(mián),夗(yuàn)声。象屋里的草弯曲自相覆盖。本义:弯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宛,屈草自覆也。 、 《史记·司马相如传》-宛宛黄龙。 、 《汉书·扬雄传下》-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
【组词】
宛妙、 宛虹、 宛曲、 宛委、 宛宛、 宛燀
2.
【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蜒”。-延,长行也。 、 《楚辞·大招》-蝮蛇蜒只。 、 《韩非子》-延颈而鸣,舒翼而舞。 、 《书·召诰》-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 晋·陆机《长歌行》-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 、 《吕氏春秋·顺说》-莫不延颈举踵。
【组词】
延瞩、 延望、 延算三纪、 延年、 延息、 延期
假借为“引”。引入;引见;迎接。
【引证】
《礼记·玉藻》-摈者,延之日升。 、 《礼记·曲礼》-主人延客祭。 、 《礼记·射义》-出延射。
【组词】
延接、 延入、 延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