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3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31:23
词汇“干宝”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和志怪小说家干宝。以下是对“干宝”这一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干宝(约公元280年—约公元350年),字令升,东晋时期的历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搜神记》一书,是**古代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搜神记》收集了大量的神话传说、鬼怪故事和民间传说,对后世文学和民间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干宝的名字来源于他的字“令升”,在古代,人们通常有名和字,字是对名的补充和解释。干宝的“干”是姓氏,“宝”可能是取其珍贵、宝贵的意思。
干宝生活在东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文化多元的时代。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信仰、民间传说和人们对超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探索。
提到干宝,人们可能会联想到神秘的鬼怪故事和丰富的民间传说,这些故事往往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社会寓意。
在学*和研究古代文学时,了解干宝和他的作品是必不可少的。他的《搜神记》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社会和文化。
在创作现代小说或剧本时,可以借鉴干宝在《搜神记》中对鬼怪故事的描写手法,将古代的神秘元素与现代的叙事技巧相结合,创造出新颖的故事情节。
想象干宝的《搜神记》被改编成动画或电视剧,其中的鬼怪形象和神秘场景可以通过视觉艺术和音乐来增强其神秘和吸引人的特质。
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于干宝《搜神记》这样的作品,如日本的怪谈文学,它们都反映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干宝作为古代文学和历史学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不仅丰富了的文化遗产,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了解干宝和他的作品,对于深入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宝】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宝,珍也。 、 《诗·大雅·桑柔》-稼穑维宝。 、 《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宝。 、 《谷梁传·定公八年》-宝玉者,封圭也。 、 《国语·鲁语》。注:“玉也。”-以其宝来奔。 、 《论语》-怀其宝。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珠宝;宝函、 珍宝、 宝肆、 宝冕、 宝钏、 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