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3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36:22
词汇“几而不征”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经过查询,没有找到确切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进行分析和推测。
“几而不征”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几乎达到了某种状态或程度,但没有真正实现或征收”。这里的“几”可以理解为“几乎”或“接近”,而“不征”可能意味着“没有征收”或“没有实现”。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很难找到具体的语境使用。但如果我们假设它存在,可能用于描述某种接近完成但最终未实现的状态,例如在经济、法律或政治领域中描述某种税收或政策的实施情况。
由于“几而不征”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接近成功但最终失败的计划或政策,反映了人们对未完成事物的遗憾或批评。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人们对未竟事业的遗憾感,或者对那些接近成功但最终失败的项目的同情。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那些接近达成但最终未能实现的目标或计划,例如个人的职业发展或学习计划。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几而不征”来描述那些接近完美但最终未能达到的景象或情感:
月光洒落,几而不征,
梦中的花园,花瓣未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接近完成但未完成的建筑或艺术作品的图像。音乐上,可能联想到那些接近高潮但突然中断的旋律。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难以进行跨文化比较。
尽管“几而不征”不是一个标准词汇,通过对其字面意思的分析和推测,我们可以理解它可能用于描述那些接近完成但最终未实现的状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
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
1.
【几】
(会意,本义:微,隐微)。
表示肯定观念,意思是“虽少但仍有一些”。
【引证】
唐·项斯《江村夜归》-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 、 《醒世姻缘传》-见哥哥如此分析,以为理之当然,绝无几微不平的意思。
【组词】
添几件衣服;给下一个人留下几朵花;几般儿、 几见、 几微、 几回价
2.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