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5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54:30
词汇“十部从事”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的词汇。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十部从事”可能指的是古代官制中的一种职位或职责。在古代**,“十部”可能指的是中央政府的十个主要部门,而“从事”则是指在这些部门中担任具体职务的人员。
在古代文献或历史记载中,“十部从事”可能出现在描述官员职务或政府结构的语境中。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历史研究、古代文献解读或相关专业领域的讨论中。
“十部从事”的词源可能追溯到古代**的官制体系。随着历史的演变,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官员”、“公务员”等词汇来描述类似的职务。
在古代**,官员体系非常复杂,十部从事可能代表了中央政府的核心管理团队。这个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官僚体系和文化背景。
对于现代人来说,“十部从事”可能带有一种历史感和权威感,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官僚体系和官员的职责。
由于这个词汇较为古老和专业,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十部从事”来描绘古代官员的形象和职责,增加作品的历史氛围。
结合古代官员的服饰和办公场景,可以创造出与“十部从事”相关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古代的朝会或官员之间的对话。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比较不同文化中的官员体系和职责。
“十部从事”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特色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对于理解古代*的官制和历史背景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也。
1.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
2.
【部】
(形声。从邑,(fǒu)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汉地名。约在今甘肃省天水、清水、秦安、两当、礼县、徽县一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部,天水狄部。
3.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4.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