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5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58:06
1.煮野菜; 古传孔子弟子曾参因其妻蒸藜不熟而出之。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及汉班固《白虎通.谏诤》◇人用以指代妇人的过失或作出妻的典故时多误"藜"为"梨"。
1. 【蒸】 - (形声。烝声。本义:麻秆)。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俗谓之麻骨棓,古烛用之,故凡用麻干葭苇竹木为烛皆曰蒸。-蒸,析麻中干也。 、 《广雅》-蒸,炬也。 、 《仪礼》疏-故云烛用蒸也。
2. 【藜】 - 一种普通的蔓生藜。 【引证】 《说文》-藜,藜草也。 、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注:“藿也。”-聚橡栗藜藿而食之。 、 《史记·太史公自序》。正义:“似藿而表赤。”-藜藿之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