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3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30:28
未及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未”和“及”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没有达到或没有涉及。基本含义是指某事物或某行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范围。
未及 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未及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未”(表示否定或未完成)和“及”(表示达到或涉及)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未及 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其含义和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基本保持一致。
在中华文化中,未及 常与遗憾、未完成的状态相关联,反映了人们对完美和圆满的追求。在社会交往中,未及 也常用来表达对未能履行承诺或未能达到期望的自责。
未及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遗憾和失望。它让人联想到未完成的目标或未实现的梦想,引发对过去行为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个人经历中,未及 可能与未能及时回应朋友的消息或未能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相关联,带来一定的自责和反思。
在诗歌中,未及 可以用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遗憾:
春风未及吹绿岸, 秋月已照白头人。
未及 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未完成的建筑前,望着远方,背景音乐是低沉的钢琴曲,传达出遗憾和未完成的情感。
在英语中,未及 可以对应为 "not reach" 或 "fail to achieve"。不同文化中,对未完成的遗憾和反思的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情感是共通的。
未及 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未达到的状态,还蕴含了对完美和圆满的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未及 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遗憾和未完成的状态,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和情感深度。
1.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引证】
《小尔雅·广诂》-未,无也。 、 《论语·子罕》-未由也已。 、 《论语·宪问》-未之难矣。 、 《公羊传·隐公六年》-吾与郑人未有成也。 、 《吕氏春秋·开春》-吾未有言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去。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未百步则返。 、
【组词】
未际、 未的、 未从、 未傅、 未遑、 未遇、 未宾、 未集、 未臻、 未极、 未意之志、 未第、 未萌
2.
【及】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及,逮也。 、 《史记`项羽本纪》-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 、 《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
【组词】
赶不及、 企及、 來得及、 及面、 及时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