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7:26
易牙:易牙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著名厨师,因其烹饪技艺高超而闻名。在现代汉语中,“易牙”一词常被用来泛指高超的厨师或烹饪技艺。
易牙的名称来源于其历史人物身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泛指高超的烹饪技艺。在古代文献中,易牙常被提及作为烹饪技艺的典范,这一用法延续至今。
在**文化中,烹饪被视为一门艺术,而易牙作为烹饪艺术的象征,体现了人们对美食和烹饪技艺的尊重和追求。在社会背景中,易牙也代表了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
易牙这个词常带给人一种对美食的向往和对烹饪技艺的敬仰。它让人联想到精致的菜肴和烹饪过程中的匠心独运。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家餐厅听到顾客称赞厨师的技艺时说:“这里的厨师真是易牙再世。”这句话让我深刻感受到易牙这个词在现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
诗歌: 易牙的火候,千年传承, 锅中的世界,味蕾的盛宴。 每一道菜,都是诗篇, 在舌尖上,跳跃的音符。
易牙这个词让人联想到厨房中忙碌的身影,锅铲碰撞的声音,以及菜肴上桌时的香气和色彩。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共同构成了对易牙的全面感知。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易牙这样的烹饪大师也有对应的词汇,如法国的“米其林星级厨师”,日本的“料理人”,这些词汇都代表了各自文化中对烹饪技艺的尊重和追求。
易牙这个词不仅代表了高超的烹饪技艺,也体现了对美食和烹饪艺术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易牙这个词丰富了我们对烹饪领域的词汇选择,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文化和历史的理解。
1.
【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引证】
《列子·汤问》-寒暑易节。 、 《战国策·魏策》-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 、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易寡人之璧。 、 《左传·哀公八年》-楚人围宋,易子而食。 、 李斯《谏逐客书》-移风易俗。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组词】
易筋经、 易箦、 易货、 易地、 易身
2.
【牙】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引证】
《说文》-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 、 《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皮草齿牙。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组词】
牙祭、 牙疼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