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9:22
亦作"谪发"; 责过罚恶; 贬谪并发配; 指因罪而远戍的人。
1.
【谪】
(形声。从言,啻(chì)声。本义:有意指摘,责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谪,罚也。 、 《通俗文》-罚罪者曰谪。 、 《左传·成公十七年》-国子谪我。 、 《左传·昭公七年》-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 、 《老子》-善言无瑕谪。 、 《列子·力命》-穷年不相谪发。 、 《左传·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 、 《诗·邶风·北门》-室人交遍谪我。
【组词】
谪疑、 谪我、 谪骂、 谪谴、 众口交谪
2.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