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9:47
(形声。从言,啻(chì)声。本义:有意指摘,责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谪,罚也。 、 《通俗文》-罚罪者曰谪。 、 《左传·成公十七年》-国子谪我。 、 《左传·昭公七年》-则自取谪于日月之灾。 、 《老子》-善言无瑕谪。 、 《列子·力命》-穷年不相谪发。 、 《左传·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 、 《诗·邶风·北门》-室人交遍谪我。
【组词】
谪疑、 谪我、 谪骂、 谪谴、 众口交谪
降职并外放。
【引证】
《汉书·贾谊传》-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 、 范仲淹《岳阳楼记》-谪守巴陵郡。 、 《封神演义》-只因劝酒蟠桃会,误犯天条谪翠微。
【组词】
谪降、 谪发、 谪官
被罚戍边的罪人。
【引证】
《史记·秦始皇本纪》-徙谪实之初县。
缺点;过失。
【引证】
《老子》-善言无瑕谪。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汉书·贾谊传》:“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文帝召以为博士,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唐才子传·李白》:“天宝初,白供奉翰林。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
《宋史·苏轼传》:“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明史·杨慎传》:“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