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3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38:28
词汇“例封”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构成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字面意思上,“例”通常指例子、例行、例规等,而“封”则有封闭、封存、封印等含义。结合起来,“例封”可能指的是某种例行的封闭或封存行为。
“例封”可能指的是按照规定或惯例进行的封闭或封存行为,例如在文件管理中,某些文件可能会被例行封存,以备将来参考或作为历史记录。
由于“例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专业领域,如档案管理、法律文件处理等,可能会提及“例封”来指代特定的文件处理流程。
由于“例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历史记录。它可能是由“例”和“封”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文件的封存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例如在法律领域,某些文件的封存可能意味着其内容的保密性或不可更改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例封”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但它可能与秩序、规范和历史感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例封”这个词,但在处理文件或档案时,可能会遇到类似的概念。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例封”用作象征,代表时间的流逝或历史的封存。
由于“例封”涉及文件和封存,可能会联想到古老的档案室、尘封的文件柜等视觉形象,以及翻阅旧文件时的沙沙声。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例封”的词汇,但类似的文件管理概念在各个文化中都存在。
“例封”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可能在特定领域内有其特定的使用场景。对于普通语言学习者来说,了解其基本含义和可能的应用场景是有益的,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会频繁使用。
1.
【例】
(形声。从人,列声。本义:比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礼记服问:上附下附,列也。公别比例之义。古只作列,此字后出。-例,比也。 、 元·刘壎《隐居通议·欧阳公》-举此以例其余。
【组词】
溯古例今;以此例比
类;列。
【引证】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组词】
不在此例;例及、 例侪
2.
【封】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 、 《吕氏春秋·乐成》-使田有封洫。 、 《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组词】
封内,封外、 封守、 封界,封略、 封洫、 封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