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2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7:55
勇士:指勇敢、坚强、不畏艰难的人,通常在面对危险或挑战时表现出英勇的行为。
勇士一词源于古汉语,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丰富,从最初的军事领域扩展到日常生活和其他领域。
在**文化中,勇士常常与忠诚、勇敢、正义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在西方文化中,勇士也常被视为英雄的象征,如亚瑟王传说中的圆桌骑士。
勇士一词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勇气、力量和无畏。它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强和勇敢。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在面对个人健康问题时依然坚持教学,他的坚韧和勇气让我深受感动,我认为他就是一个真正的勇士。
诗歌: 勇士之歌 在风暴中挺立, 不畏寒风刺骨。 心中火焰不灭, 照亮黑暗之路。
视觉:勇士的形象常常与坚毅的面容、强壮的身躯和战斗的姿态联系在一起。 听觉:勇士的战斗呐喊或胜利的欢呼声。
在英语中,“warrior”与“勇士”含义相近,但在某些文化中,如美洲原住民文化,“warrior”还包含了对部落的忠诚和荣誉的含义。
勇士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勇气和力量,还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深厚内涵。通过对这一词汇的学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人类面对挑战时的精神面貌。
1.
【勇】
(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勇,气也。 、 《诗·小雅·巧言》-无拳无勇。 、 、 《墨子经上》-勇志之所以敢也。 、 《国语·周语》-勇,文之帅也。 、 《左传·昭公二十年》-知死不辟,勇也。 、 清·林觉民《与妻书》-勇于就死。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素名勇。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兴甚勇。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勇而多艺。
【组词】
忠勇、 英勇、 勇悍、 勇烈、 勇夫、 勇功、 勇沉、 勇果
2.
【士】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士,事也。 、 《白虎通·爵》-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 、 《汉书·食货志》-学以居位曰士。 、 《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才智用者谓之士。 、 《周书》-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 、 《书·牧誓》-是以为大夫卿士。 、 《礼记·曲礼》-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 、 《马伶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 唐·韩愈《原毁》-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组词】
士子、 士夫、 勇士;壮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