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0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08:50
火情:指火灾的情况,包括火灾的发生、发展、规模、位置等信息。它是一个专业术语,常用于消防、应急管理等领域。
火情一词由“火”和“情”组成,其中“火”指火灾,“情”指情况或状态。在古代汉语中,“火”常指火灾,而“情”则有情况、状态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火情”一词,专门用于描述火灾的情况。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火情可能与灾难、危机、救援等主题相关。例如,在消防文化中,火情是救援行动的核心关注点,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火情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紧迫和危险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火焰、烟雾、救援行动和紧急情况,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表达,使人们更加关注安全和预防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火情可能与个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准备相关。例如,了解家庭火灾逃生路线,参与社区消防演*等。
在诗歌中,火情可以被用来象征变革和重生:
火情如凤凰涅槃, 在灰烬中重生, 带来新的希望和光明。
火情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火焰的红色和橙色,烟雾的灰色,以及警报声和消防车的鸣笛声。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火情的紧急和危险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火灾情况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常用“fire situation”或“fire condition”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火情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专业术语,也是日常生活中关注安全的重要词汇。通过对火情的深入理解,可以提高个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1.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
2.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