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9:5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9:55:41
词汇“命爵”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出发。
“命爵”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任命爵位”或“赐予爵位”。在古代,爵位是封建社会中贵族的等级称号,由赐予,代表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可能会提到“命爵”一词,用以描述**对功臣或贵族的赏赐。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可能出现在历史研究、文学创作或古装剧中。
“命爵”一词源于**古代的封建制度,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
在**古代社会,爵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命爵是对个人或家族的极大荣誉和认可。这种制度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秩序和权力结构。
提到“命爵”,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荣耀、忠诚和权力斗争,以及与之相关的宫廷剧和历史故事。
由于“命爵”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但在讨论历史或参与历史角色扮演活动时,可能会涉及到这个词。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命爵”来描绘一个角色因功绩被赐予爵位的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氛围。
结合古代宫廷的视觉元素,如龙袍、玉玺,以及古代音乐,可以更好地营造出“命爵”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如欧洲的封建制度中,也有类似的赐予爵位的行为,可以用“knighthood”或“nobility”等词汇来对应。
“命爵”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社会结构和权力运作有着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历史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
1.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
2.
【爵】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古代饮酒器。本义:古代酒器。青铜制)。
盛酒的礼器,形似雀,青铜制,有流、两柱、三足,用以温酒或盛酒,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
【引证】
《说文》-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 、 《仪礼·特牲礼》-实二爵。 、 《仪礼·明堂位》-殷以斝,周以爵。 、 《诗·大雅·行苇》-洗爵奠斝。 、 《左传·庄公二十一年》-虢公请器,王与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