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3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33:18
“玄霜”一词在中文里通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更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古代文学和诗歌中。字面意思上,“玄”通常指深奥、神秘或黑色,而“霜”则是指在寒冷天气中凝结在地面或物体表面的白色冰晶。因此,“玄霜”可以理解为深奥或神秘的霜,或者是指黑色的霜。
在文学语境中,“玄霜”常用来形容一种神秘、幽冷或不可捉摸的氛围或景象。例如,在描述夜晚、山林或古迹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来增加一种超自然或历史沉淀的感觉。在口语或日常交流中,这个词并不常用,因为它带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和古风。
“玄霜”一词的词源较为模糊,它可能源自古代文人对自然现象的诗意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保留在文学创作和古风文化中。
在**传统文化中,“玄”字常与道家思想中的“玄妙”、“玄奥”相联系,而“霜”则常与寒冷、清冽的自然现象相关。因此,“玄霜”在文化上可能与深邃、不可测的哲学思想或自然美学有关。
“玄霜”这个词给人一种冷冽、神秘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诗意生活、深山古寺或是冬夜的静谧。它唤起的情感可能是敬畏、沉思或是对自然美的欣赏。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有机会使用“玄霜”这个词,因为它带有较强的文学和古风色彩。然而,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参与古风文化的讨论时,这个词可能会被用来形容特定的氛围或景象。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玄霜”:
夜幕低垂,星辰隐没,
山林间,玄霜覆盖。
古道无人,唯有风声,
诉说着,千年的沉默。
视觉上,“玄霜”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黑白的水墨画,画面中是覆盖着霜的枯枝和静谧的山林。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到冬夜的寂静,偶尔有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玄霜”的词汇,但类似的意象可以通过组合其他词汇来表达,例如英语中的“mystical frost”或“dark frost”。
“玄霜”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古风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自然现象,还蕴含了深奥和神秘的意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加文学和艺术的魅力。
1.
【玄】
(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而有亦色者为玄。 、 《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 《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夏纁玄。 、 《诗·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 《易·坤》-天玄地黄。 、 《孟子》-篚厥玄黄。 、 《诗·召南·卷耳》-我马玄黄。
2.
【霜】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 《汉书·董仲舒传》-霜者,天之所以杀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秦风·蒹葭》-白露为霜。 、 宋·范仲淹《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组词】
霜雪、 霜瓦、 霜旦、 霜甲、 霜衣、 霜妃、 霜序、 霜信、 霜砧、 霜草、 霜气、 霜鸟、 霜雪、 霜雾、 霜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