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5:06
履丝曳缟(lǚ sī yè gǎo)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穿着丝履,拖着缟带。这个成语形容人的衣着华丽,举止优雅,通常用来形容贵族或高官的装束。
在文学作品中,履丝曳缟常用来描绘贵族或高官的形象,强调其身份的尊贵和外表的华丽。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历史人物或古装剧中的角色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特定历史时期的服饰文化。
同义词:锦衣玉食、衣冠楚楚、华服丽饰 反义词:衣衫褴褛、破衣烂衫、衣不蔽体
履丝曳缟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具体出处不详,但可以推测它反映了古代贵族阶层的服饰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描述古代贵族生活时仍被使用。
在古代社会,服饰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履丝曳缟**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贵族对服饰的重视,以及服饰在社会等级中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高贵、优雅的联想,可能会让人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场景,或是历史小说中描绘的贵族生活。
在观看古装剧时,我常常会注意到剧中角色是否履丝曳缟,这让我对古代服饰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的诗歌时,我可以使用“履丝曳缟”来描绘主角的华丽装束:
宫墙深锁月如钩,
履丝曳缟夜未休。
金步摇,玉搔头,
一曲霓裳舞不休。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贵族,在宫廷中缓缓行走,衣摆拖地,发出轻微的摩擦声。这样的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典音乐中的宫廷舞曲。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essed to the nines”或“in full regalia”,都是形容人穿着非常华丽,但具体的文化背景和服饰细节会有所不同。
履丝曳缟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古代贵族的服饰,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文化审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履】
(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同本义。
【引证】
《易·坤》-履霜,履虎尾。 、 《诗·魏风·葛屦》-可以履霜。 、 《礼记·玉藻》-履蒯席。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庄子·养生主》-足之所履。
【组词】
履危、 履亩、 履虎尾、 履迹、 履霜、 涉水如履平地;履冰、 履冰狐、 履坦、 履虚、 履薄行走
2.
【丝】
(会意。从二糸。糸(mì),细丝。本义:蚕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丝,蚕所吐也。 、 《诗·召南·羔羊》-素丝五总。 、 《礼记·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 、 《史记·货殖列传序》-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聂夷中《咏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唐·白居易《重赋》-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
【组词】
丝棉;丝网;丝缰、 丝人、 丝布、 丝妇、 丝子、 丝行、 丝庄
3.
【曳】
(会意。从申,从丿,丿(yì)亦声。申,伸展。本义:拖,牵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臾曳:束缚捽摔之意。-曳,臾曳也。 、 《礼记·曲礼》-车轮曳踵。 、 《仪礼·士相见礼》。注:“古文作抽。”-武举前曳踵。 、 《楚辞·怨思》。注:“引也。”-曳彗星之皓旰兮。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曳笏却立。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负箧曳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曳屋许许声。(曳屋,指众人把被火烧着的房子拉倒。许许声,指拉倒房子时众人一齐用力的呼哧声。)
【组词】
弃甲曳兵;曳尾泥涂、 曳步、 曳脚慢坡(斜坡):曳布拖麻(曳布披麻披麻带孝、 曳开、 曳兵弃甲
4.
【缟】
((gǎo)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高声。本义:细白的生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鲜色当作鲜巵。熟帛曰练,生帛曰缟。-缟,鲜色也。 、 《书·禹贡》。传:“白缯。”-厥篚元纤缟。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与之缟带。 、 《小尔雅》-缯之精者曰缟。 、 《韩非子·说林上》-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 、 晁错《论贵粟疏》-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 《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组词】
缟袂、 缟衣綦巾、 缟冠、 缟练
白色。
【引证】
《列子·汤问》-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 、 《小尔雅·广诂》-缟,素也。 、 《诗·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 、 《汉书·高帝纪》。注:“白也。”-兵皆缟素。 、 《战国策·魏策》-天下缟素。 、 《后汉书·顺帝纪》-帝缟素避正殿。 、 南朝宋·谢惠连《雪赋》-眄隰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
【组词】
缟巾、 缟带、 缟羽、 缟衣、 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