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2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20:00
内陆: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远离海洋、位于大陆内部的地区。基本含义是指那些不直接与海洋相连的地理区域,通常与“沿海”相对。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内陆”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与世隔绝、原始或神秘的地方,如《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用“内陆”来区分不同地理位置的特征,例如谈论气候、经济发展等。 专业领域:在地理学、气象学等领域,“内陆”用于描述特定的地理特征,如内陆湖、内陆气候等。
同义词:腹地、内地 反义词:沿海、海岸
“内陆”一词源于汉语,由“内”和“陆”两个字组成,直译为“内部的陆地”。在古代汉语中,“内”指内部,“陆”指陆地,合起来表示远离海洋的陆地区域。
在**,内陆地区往往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等特点联系在一起。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内陆地区的开发,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内陆”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草原、深邃的森林和宁静的湖泊。它可能带有一种宁静、原始和未被现代文明侵蚀的感觉。
在我的一次旅行中,我深入到了**的内陆地区,那里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歌: 内陆的风,轻拂过无垠的草原, 湖水静谧,映照着天空的蓝。 远离海洋的喧嚣, 这里,是心灵的港湾。
视觉:想象一片广阔的草原,远处是连绵的山脉,天空湛蓝,白云悠悠。 听觉:风声、鸟鸣、远处牛羊的叫声,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田园交响曲。
在英语中,“内陆”对应的是“inland”,用法和含义与汉语中的“内陆”相似。在不同的文化中,内陆地区可能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经济和文化特征。
通过对“内陆”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地理学术语,也是一个充满情感和联想的词汇,对于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和理解地理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陆】
(会意。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从坴(lù),土块很大。“坴”亦兼表字音。本义:陆地,高而平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陆,高平地。 、 《易·渐卦》-鸿渐于陆。 、 《国语·齐语》-陵阜陆墐。 、 《穆天子传》三-陵衍平陆。 、 宋·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 、 《资治通鉴》-水陆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