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5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2:13
征税:征税是指政府依法向个人或企业收取一定比例的财产或收入,以筹集公共财政资金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通过制定税法和税收政策来规范,确保税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征税可能被用来描绘政府的权威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如“国王的征税使村庄陷入了贫困。”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征税可能是一个讨论政府政策或个人财务的话题,如“今年的税收又增加了,我们得重新规划预算。”
专业领域:在经济学或财政学中,征税是一个核心概念,涉及税收效率、公平性和对经济的影响。
同义词:课税、收税、征缴、征课
反义词:减税、免税、退税
词源:征税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征”意为征集、征收,“税”指税收。
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征税的方式和种类不断增加,从简单的土地税到复杂的所得税、增值税等。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征税的意义和影响各异。例如,在一些发展**家,征税可能与腐败和不公平现象相关联,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征税则更多地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相联系。
征税往往给人带来一种负担感,因为它涉及到个人或企业的经济利益。然而,它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征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例如,每年报税季节,人们都需要计算并提交自己的税务申报。
在诗歌中,征税可以被用来象征政府的权威或人民的负担:
“税收如雨,无声无息, 滋润着国家的土地, 却也沉重了百姓的肩。”
征税可能让人联想到政府办公室、税务表格、计算器声音等视觉和听觉元素。
在不同语言中,征税的表达方式各异。例如,英语中的“taxation”,法语中的“impôt”,德语中的“Steuer”。
征税是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它涉及到公平性、效率和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理解征税的含义和作用,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征税相关的词汇和概念,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经济现象。
1.
【征】
(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 、 《尔雅》-征,行也。 、 《易·大壮》-壮于趾征凶。 、 《诗·小雅·小宛》-而月斯征。 、 《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先王卜征五年。 、 《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 古乐府《木兰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唐·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
【组词】
征鼙、 征衣、 征客、 征鸟、 征盖、 征夫
2.
【税】
(形声。从禾,兑(duì)声。本义:田赋,征收的农产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税,租也。 、 《急就篇》注-敛财曰赋,敛谷曰税,田税曰租。 、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初税亩。 、 《大戴礼记·主言》-税十取一。 、 《汉书·食货志》。注:“税者,田租也。”-有税有赋。 、 《周礼·掌交》-论九税之利。 、 《汉书·刑法志》-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