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1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17:03
海运:字面意思是指通过海洋进行的货物或人员的运输。基本含义是指使用船舶在海洋上进行的长距离运输活动,是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海运一词源于汉语,由“海”和“运”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海运主要用于军事和贸易,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海运变得更加高效和安全。
在许多海洋国家,海运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繁荣和国际地位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荷兰和新加坡等国家因其海运业而闻名。
海运可能让人联想到广阔的海洋、远洋航行的船只和国际贸易的复杂性。它也可能唤起对冒险和探索的向往。
在我的生活中,海运是我在购买国际商品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了解海运的成本和时间对于预算和计划至关重要。
在诗歌中,海运可以被描绘为连接不同文化和大陆的桥梁:
海运,那无形的线, 穿越波涛,连接彼岸, 货物与梦想,一同启航。
海运可能让人联想到大型货船在海洋上航行的画面,或者是码头繁忙的装卸场景。听觉上,可能是海浪拍打船体的声音,或是码头工人的吆喝声。
在英语中,“海运”对应的是“sea transport”或“maritime transport”。在不同的文化中,海运的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是国际贸易的关键环节。
海运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物理上的运输方式,也象征了全球化时代的连接和交流。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海运的含义和应用场景,有助于我更好地参与国际对话和理解全球经济。
1.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2.
【运】
(会意。从辵(chuò),军声。本义:运行;运转;转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運,移徙也。 、 《易·系辞》-日、月运行。 、 《方言》。注:“犹行也。”-日运为躔,月运为逡。 、 《庄子·逍遥游》。简文注:“徙也。”-是鸟也,海运。 、 《孟子·梁惠王上》-天下可运于掌。
【组词】
运衡、 运玑、 运斡、 运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