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4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47:09
瓮尽杯干 的字面意思是酒瓮里的酒喝完了,杯子里的酒也干了。这个成语比喻饮酒过量,喝得一干二净,也常用来形容事情做得彻底,不留余地。
瓮尽杯干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饮酒文化,最初用来形容饮酒的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形容做事彻底,不留余地。
在文化中,饮酒是一种社交活动,常常与友情、宴会和庆祝活动联系在一起。瓮尽杯干 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饮酒文化的一种态度,即尽情享受,不留遗憾。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热烈的,它让我联想到欢聚一堂、尽情享受的场景。在表达上,它强调了彻底和尽兴的态度。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和朋友聚会,我们喝酒喝得瓮尽杯干,那种尽兴和欢乐的氛围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酒逢知己千杯少,
瓮尽杯干情未了。
欢声笑语绕梁间,
友谊长存心不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围坐在酒桌旁,酒瓮空空,杯子倒置,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快乐的表情。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欢笑声和碰杯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drink to the last drop",虽然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和联想有所不同。
瓮尽杯干 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的饮酒文化,也体现了做事彻底和尽兴的态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情感和联想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
陈秀才那时已弄得瓮尽杯干,只得收了心,在家读书。
1.
【瓮】
(形声。从瓦,公声。本义:陶制盛器,小口大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罋,汲缾也。 、 《广雅·释器》-瓮,瓶也。 、
2.
【尽】
(尽原为“盡”的俗字;今为“盡”的简化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刷子洗刷器皿。盛东西的器皿只有空了才能洗刷。本义:器物中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盡,器中空也。
【组词】
尽觞、 尽光
竭;完;没有了。
【引证】
《广韵》-尽,竭也,终也。 、 《小尔雅》-尽,止也。 、 《墨子经》-尽莫不然也。 、 《礼记·哀公问》。疏:“谓竭尽。”-固民自尽。 、 《孟子》-尽信书。 、 《礼记·曲礼》-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 《孟子》-尽信书。 、 《礼记·曲礼》-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 《墨子·公输》-攻械尽。 、 《墨子·七患》-民力尽于无用。 、 《荀子·哀公》-马力尽矣。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林尽水源。 、 唐·王维《观猎》诗-雪尽马蹄轻。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以尽吾齿。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尽其肉。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必尽吾力。 、 《聊斋志异·狼三则》-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组词】
尽言、 尽志、 尽哀、 尽盘将军、 尽敬
3.
【杯】
(形声。从木,不声。本义:盛酒、茶或其他饮料的器皿)。
同本义,也称“耳杯”。
【引证】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注:“杯,盘盎盆盏之总名也。”-执觞觚杯豆而不醉。 、 《礼记·玉藻》-杯圈不能饮焉。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组词】
茶杯;杯茗、 杯酒戈矛、 杯杓
4.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