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3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37:06
叉道:指两条或多条道路在某一点分叉或交汇的路段。字面意思是指道路分叉的地方,通常用于描述交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叉道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叉”和“道”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分叉和道路。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岔路”或“分道”。随着现代交通网络的发展,叉道这一词汇在描述交通节点时更加精确。
在某些文化中,叉道可能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如在西方文化中,叉道可能象征着命运的选择或人生的转折点。在**文化中,叉道可能更多地被视为实际的交通元素。
叉道可能引发对未知或选择的联想,带来一种既兴奋又紧张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想到冒险、决策或迷失。
在旅行中,我曾多次遇到叉道,每次都需要仔细辨认路标,以确保选择正确的方向。这种经历让我对叉道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在诗歌中,可以将叉道比喻为人生选择的象征:
在时间的叉道上, 我选择了那条少有人走的路, 它带我穿越了未知的森林, 遇见了从未见过的风景。
叉道可能让人联想到道路分叉的图像,以及车辆在分叉点转弯时的声音。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叉道的具体形象。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ork in the road”,在法语中可能是“embranchement”。这些词汇在各自的文化中都有着类似的实际和象征意义。
叉道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交通网络中的一个实际元素,还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叉道这一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同时也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学和艺术表达。
1. 【叉】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