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0:19
“三叉路”字面意思是指一条道路分叉成三条的道路交叉口。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地点或场景,其中三条道路交汇,形成一个交通枢纽或决策点。
“三叉路”这个词汇直接来源于其字面意义,即三条道路的交汇。在语言中,它没有经历显著的词义演变,主要保持其基本的道路交叉的含义。
在许多文化中,“三叉路”常常与选择和命运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神话和民间传说中,它可能象征着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一种不确定或期待的感觉,因为它暗示着即将到来的选择和可能的改变。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旅行中遇到过几个三叉路,每次都需要做出选择,这些选择往往影响了我的旅行体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三叉路”:
在人生的三叉路,我选择了那条少人走的路, 它带我穿越了未知的森林,每一步都是新的发现。
想象一个繁忙的三叉路,你可以听到车辆的喧嚣和行人的交谈声,看到不同方向的车流和行人匆匆的步伐。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three-way intersection”或法语中的“carrefour à trois branches”,都直接翻译了“三叉路”的基本含义。
“三叉路”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交通场景,还承载了关于选择和命运的深刻象征意义。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提醒我每个选择都可能带来不同的结果,是一个富有启发性的词汇。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叉】
3.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 【叉路】 岔道,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