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3:15
“三句甜两句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说话或做事时,先说好听的话(甜言蜜语),然后再说一些不那么好听的话(苦口良药)。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交流时先给予对方一些安慰或鼓励,然后再提出批评或建议,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这个成语的具体词源不详,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沟通技巧的一种传统认识,即在表达意见时需要平衡正面和负面信息,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在**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和“中庸之道”,这个成语体现了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和谐与平衡的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正面的,因为它强调了在沟通中寻求平衡和和谐的重要性。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不伤害他人。
在工作中,我经常使用“三句甜两句苦”的策略来给予同事反馈,这样既能保持团队的积极性,又能促进问题的解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三句甜,
秋雨敲窗两句苦,
人间冷暖自知味,
言语之间见真情。
这个成语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在柔和的灯光下,用温和的语气说话,同时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深思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沟通策略可能被称为“sandwich feedback”,即在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之间夹入建议,以减少负面反馈的冲击。
“三句甜两句苦”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如何在沟通中寻求平衡,还启发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有效地与他人交流。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加圆滑地处理人际关系,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沟通技巧。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jiū),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gōu)本义:弯曲。②句子。
语句;诗句。
【引证】
《诗·关雎》疏。按,取稽留可钩之意,曲画以识之者也。说文瞿下曰:读如章句之句,则后汉时已转其音如今言屦。-句者,局也。联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周伯琦曰:“语绝为句。”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驴上得句。 、 、 宋·王安石《伤仲永》-书诗四句。 、 宋·沈括《梦溪笔谈》-蒙蒙之句。
【组词】
句式、 句语、 句投、 句度
3.
【甜】
(会意。从甘,从舌。舌头能品尝甜味。本义:味甘)。
像糖或蜜的味道。
【引证】
《说文》-甛,美也。 、 《广雅》-甜,甘也。 、 韩愈《苦寒》-草木不复抽,百味失苦甜。
【组词】
甜物、 甜酒、 甜雪、 甜酸苦辣、 甜香
4.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5.
【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jiū),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gōu)本义:弯曲。②句子。
语句;诗句。
【引证】
《诗·关雎》疏。按,取稽留可钩之意,曲画以识之者也。说文瞿下曰:读如章句之句,则后汉时已转其音如今言屦。-句者,局也。联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周伯琦曰:“语绝为句。”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驴上得句。 、 、 宋·王安石《伤仲永》-书诗四句。 、 宋·沈括《梦溪笔谈》-蒙蒙之句。
【组词】
句式、 句语、 句投、 句度
6.
【苦】
粗劣 同: 盬
【组词】
苦盐、 苦功、 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