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0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02:25
泥封函谷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用泥土封闭函谷关”。函谷关是**古代著名的关隘,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三门峡市,是古代中原通往关中的咽喉要道。泥封函谷在这里象征着一种极端的防御措施,即用泥土将关口封闭,以防止敌军入侵。
在文学作品中,“泥封函谷”常被用来形容国家处于危急时刻,采取极端措施进行防御。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军事相关的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军事学,这个词汇用于描述古代的防御策略。
“泥封函谷”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军事防御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于比喻意义,形容采取极端措施进行防御或隔离。
在文化中,函谷关因其战略地位而具有重要意义。泥封函谷不仅是一种军事策略,也反映了古代在面对外部威胁时的防御心态。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沉重、紧张的感觉,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国家的危难时刻。它激发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军事策略时,可以作为一个生动的比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泥封函谷,历史的尘埃,封不住心中的火焰。”
想象一幅画面:函谷关上,士兵们忙碌地用泥土封闭关口,战鼓声、号角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防御策略可能被称为“封锁”或“隔离”,但“泥封函谷”这个词汇因其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具有独特的意义。
“泥封函谷”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历史军事术语,也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它帮助我们理解古代*的防御策略,同时也激发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入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沙拥大江水,~关,古来世上雄,宰木风雨寒。
1.
【泥】
阻塞,阻滞。
【引证】
《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组词】
泥滞、 泥漉、 泥饮、 江为山所泥
拘泥于;拘执,不变通。
【引证】
《二刻拍案惊奇》-总而言之,不能泥信的就是了。
【组词】
泥文、 泥定、 泥信、 泥执、 泥常、 泥象、 泥视
2.
【封】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引证】
《周礼·春官·保章氏》-所封封域。 、 《左传·襄公三十年》-田有封洫。 、 《吕氏春秋·乐成》-使田有封洫。 、 《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组词】
封内,封外、 封守、 封界,封略、 封洫、 封畔
3.
【函】
(象形。今隶误作函。本义: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圅,舌也。 、 《国语·楚语》。注:“入也。”按,如舌之在口中也。-若合而函吾中。 、 《通俗文》-口上曰臄,口下曰圅。 、 《广雅·释亲》-噱,圅舌也。
4. 【谷】 ——“吐谷浑”(Tǔyùhún):我国古代西部民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