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5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52:25
“入室弟子”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进入师傅的房间,接受其亲自指导的弟子。基本含义是指那些被师傅特别看重,得以深入学*其技艺或知识的徒弟。
在文学作品中,“入室弟子”常用来形容那些得到大师真传的弟子,如武侠小说中的武学传承。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的深入学*或特别受重视。在专业领域,如艺术、武术、学术等,这个词强调的是师徒之间的紧密关系和深入的教学。
同义词:亲传弟子、得意门生、嫡传弟子
反义词:门外汉、外行人
“入室弟子”源自**古代的师徒制度,强调的是弟子能够进入师傅的私人空间,接受其亲自指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在任何领域中得到深入指导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师徒关系非常重要,师傅不仅是技艺的传授者,也是道德和人生哲学的引导者。因此,“入室弟子”不仅代表了技艺的传承,也代表了文化和道德的传承。
这个词给我带来了一种尊敬和敬仰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古代的师徒情深,以及那种深入骨髓的技艺传承。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书法大师,他的入室弟子们都非常尊敬他,他们的书法技艺也非常高超。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入室弟子”这个词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墨香飘溢,笔走龙蛇,他是大师的入室弟子,字字珠玑,句句传神。”
结合图片,我可能会想到一位老者在书房中教授年轻弟子书法的场景。结合音乐,我可能会选择一些古筝或古琴的音乐,来营造一种古典和宁静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pprentice”(学徒)或“disciple”(门徒),但这些词汇没有“入室弟子”那种深入师徒关系的含义。
“入室弟子”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代表了技艺的传承,也代表了文化和道德的传承。这个词让我更加尊重师徒关系,也让我更加珍惜那些深入学的机会。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虽受业门徒,非~,莫得亲言。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室】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引证】
《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室,实也。 、 《易·系辞》传-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 、 《说文系传》-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 、 《礼记·曲礼上》疏-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 、 《礼记·问丧》-入室又弗见也。
【组词】
室间、 室庑、 室温、 室隅、 登堂入室;室匣
3.
【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弟,韦束之次第也。 、 《吕氏春秋·原乱》-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
4.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