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6:3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6:35:42
词汇“放物”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打字错误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假设“放物”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比如物理学中的“抛物”(parabola),即抛物线的简称。以下是对“抛物”这一概念的分析:
“抛物”指的是抛物线,是一种二次曲线,其形状类似于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抛出后的**轨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 y = ax^2 + bx + c )。
“抛物”一词源自拉丁语“parabola”,意为“比较”或“类似”,在古希腊数学中被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曲线形状。
抛物线的概念在科学和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在物理学中描述自由落体**,还在建筑设计、天文学和计算机图形学中有广泛应用。
抛物线给人一种优美、对称的感觉,它代表了自然界中的一种和谐美。
在学生时代,我曾在物理课上学*过抛物**的原理,这帮助我理解了篮球投篮的技巧。
在诗歌中,抛物线可以被用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像抛物线一样,人生有高有低,但总有回归平衡的一天。”
抛物线的图像给人一种流畅、对称的美感,可以联想到古典音乐中的和谐旋律。
在不同语言中,抛物线的概念都是相同的,但在描述和应用上可能有所不同。
抛物线作为一个数学和物理概念,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直接使用,但它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了解抛物线的原理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工程设计的原理。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