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3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38:41
文火:指烹饪时使用的微小火力,通常用于慢炖或保持食物的温度,以达到温和加热、慢慢烹煮的效果。
文火一词源于汉语,其中“文”字常用来表示温和、文雅,而“火”则指火力。在古代烹饪书籍中,文火常被提及,用以区分不同烹饪需求下的火力大小。
在烹饪文化中,文火被视为一种烹饪艺术,强调食物的细腻口感和营养的保留。它体现了人对食物烹饪过程的细致关注和对食物品质的追求。
文火给人一种温暖、舒适和放松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和慢生活的节奏,是一种让人感到安心和满足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使用文火来煮粥,这样煮出的粥更加细腻,口感更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文火: “文火慢煮时光,岁月如粥,细腻而悠长。”
文火让人联想到厨房中微弱的火光和轻轻的咕嘟声,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在西方烹饪中,类似的概念是“low heat”或“simm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缓慢和温和的烹饪方式。
文火不仅是一种烹饪技巧,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教会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慢下来的可能,享受过程带来的美好。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文火这个词丰富了我们对细节和品质的描述,增加了语言的细腻度和深度。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 、 《春秋·元命苞》-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 、 《易·说卦》-离为火。 、 《左传·昭公九年》-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 、 《论衡·诘术》-火,日气也。 、 《左传·宣公十六年》-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 《谷梁传·昭公九年》-国曰灾,邑曰火。 、 《公羊传·襄公九年》-大者曰灾,小者曰火。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组词】
火链、 火厝、 火筒、 火火烛烛、 火厄、 火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