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5:2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5:25:45
词汇“文烈”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构成部分“文”和“烈”入手,结合可能的语境和用法来进行探讨。
结合起来,“文烈”可以理解为具有文化修养的同时,表现出强烈的热情或牺牲精神。
由于“文烈”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但从字面上看,“文”和“烈”都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字,各自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文化中,“文”和“烈”都有着积极的象征意义。文人通常被视为有修养和智慧的代表,而烈士则象征着牺牲和忠诚。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遇到一个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充满热情的人,可能会用“文烈”来形容他。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文烈之士,笔下生花,心中烈火,照亮前路。”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强烈情感来传达相似的意思。
“文烈”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结合了文化和情感的强度,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品格。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烈】
(形声。从火,列声。“火”字在下面一般写作四点。本义:火势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烈,火猛也。 、 《诗·商颂·长发》-如火烈烈。 、 《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 、 《资治通鉴》-火烈风猛。
【组词】
烈烧、 烈燧、 烈烈、 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