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5:11
“使劲”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力、用劲去做某事。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执行某个动作时付出了较大的努力或力量。
“使劲”一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用法和语境有所扩展,但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使劲”常常与勤劳、坚韧不拔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它体现了人民在面对困难时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价值观。
“使劲”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努力、奋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表达时,它能够传递出一种强烈的动力和决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使劲”来鼓励自己或他人在面对挑战时不要轻易放弃。例如,在健身时,我会对自己说:“使劲,再坚持一下!”
诗歌: 使劲的风,吹散了云的忧愁, 使劲的雨,洗净了天的尘埃。
故事: 小明使劲地拉着风筝线,风筝在空中飞得越来越高,他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在英语中,“使劲”可以对应为“put effort”或“exert strength”。不同文化中,对于努力和力量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是相通的。
“使劲”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基础且常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力量,也传递了精神上的努力和坚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描述和理解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心态。
1.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
2.
【劲】
(形声。从力,巠声。本义:强劲有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劲,彊也。 、 《字林》-劲,强也。 、 《礼记·乐记》-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 、 《战国策·宋策》-夫梁兵劲而权重。 、 《列子·说符》-孔子之劲。 、 《淮南子·说林》-弓先调而后求劲。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良将劲弩守要塞。 、 《战国策》-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风力虽尚劲。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此劲敌也。
【组词】
刚劲;劲弩、 劲酒、 劲节、 劲武、 劲猛、 劲兵、 劲卒、 劲勇、 劲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