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5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51:49
“哑然大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因为极度高兴而无法发出声音的大笑。这个词汇描绘了一种非常强烈的笑意,但由于某种原因(可能是过于激动或惊讶),笑声无法正常发出,只能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
在文学作品中,“哑然大笑”常用来形容人物在极度喜悦或惊讶时的反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些特殊情境时,可以传达出比普通大笑更为深刻的情感。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表演艺术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分析人的情感表达和非言语沟通。
“哑然大笑”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情感表达的细腻描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被频繁使用,逐渐成为描述特定情感状态的固定表达。
在文化中,笑是一种重要的社交和情感表达方式。“哑然大笑”这个词汇体现了人对于情感表达的细腻和深刻理解,尤其是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这种表达方式能够更生动地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哑然大笑”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一种强烈的喜悦和惊讶。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美好时刻,比如意外的惊喜或重大的好消息。这种表达方式也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共鸣。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有一次我意外地获得了我一直渴望的工作机会,那一刻我几乎无法发出声音,只能通过哑然大笑来表达我的喜悦。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回忆和表达那个特殊的时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哑然大笑”:
当晨曦的第一缕光 穿透了夜的寂静 我哑然大笑,心随风起 在这无言的喜悦中 世界与我同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因为极度高兴而面部表情扭曲,但无法发出声音的情景。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段轻快而充满喜悦的旋律,但突然间音乐变得柔和,仿佛是在表达那种无法言说的喜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urst into silent laughter”或“laugh without making a sound”,虽然这些表达不如“哑然大笑”那样具有诗意和深度,但它们传达了相似的情感状态。
通过对“哑然大笑”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汉语中对于情感表达的细腻和深刻。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描述特殊情感时刻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汇的使用,以增强我的沟通效果。
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给若,此晋国耳。’
那时我一把无名业火从脚跟下直透顶门,只是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我便变作一番~。
1.
【哑】
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失去言语功能。
【引证】
《史记·刺客传》-吞炭为哑。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
3.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4.
【笑】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笑,喜也。 、 《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 、 《易·萃》-一握为笑。 、 《诗·卫风·氓》-载笑载言。 、 、 《列子·汤问》-两小儿笑曰。 、 《论语·宪问》-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 、 《聊斋志异·狼三则》-止增笑耳。 、 《列子·汤问》-笑而止之。 、 清·周容《芋老人传》-笑而不顾。
【组词】
笑唏唏、 笑咍咍、 笑浪、 笑面夜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