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3:4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3:41:42
戎柄(róng bǐ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军事的权柄或指挥权。在古代,它特指掌握军队的权力,通常由高级将领或君王持有。
在文学作品中,戎柄常用来描述战争时期的权力斗争或英雄人物的军事才能。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不常用,但在历史讨论或军事话题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军事学或历史学,戎柄用于更精确地描述军事领导和指挥系统。
戎柄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戎”指军事或战争,“柄”指权柄或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用法相对稳定,主要在描述军事权力时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掌握戎柄**通常与英雄主义和忠诚有关。在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中,将领如何运用戎柄来保卫国家和人民是一个常见的主题。
戎柄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壮烈和将领的英勇。它也可能引发对权力和责任的深刻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戎柄这个词汇不常使用,但在讨论历史**或军事策略时,它是一个有用的术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握戎柄,策马奔,
战鼓声中显英魂。
戎柄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场的画面,战马奔腾,旗帜飘扬,以及战鼓和号角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使用“military command”或“military authority”来对应戎柄的概念。
戎柄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军事权力,还承载了关于忠诚、勇气和责任的深层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历史。
1.
【戎】
(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戎,兵也。 、 《礼记·月令》-以习五戎。 、 《礼记·王制》。注:“军器也。”-戎器不粥于市。 、 《易·同人》-伏戎于莽。 、 《诗·大雅·抑》-弓矢戎兵。
【组词】
戎仗、 戎器、 戎储、 戎钺、 戎具
2.
【柄】
(形声。从木,丙声。本义:器物的把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柄,柯也。(柯:斧柄。) 、 《仪礼·少牢礼》-覆之南柄。 、 《仪礼·大射礼》-有柄。 、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椎把)铁折叠环复。
【组词】
柄子、 刀柄;勺柄;曲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