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1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4:28
词汇“扈狩”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扈狩”一词由两个字组成:“扈”和“狩”。在古代汉语中,“扈”有随从、护卫的意思,而“狩”指的是狩猎。因此,“扈狩”字面意思是指随从狩猎,特指古代贵族或君主外出狩猎时,随从的护卫和侍从。
由于“扈狩”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左传》等,可能会有提及君王或贵族狩猎时的随从情况,但具体使用“扈狩”一词的例子较为罕见。
“扈狩”一词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
在古代**,狩猎不仅是娱乐活动,也是军事训练和政治活动的一部分。因此,“扈狩”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贵族生活的一部分。
由于“扈狩”一词的古老和罕见,它可能给人一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感觉,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贵族的奢华生活和严格的等级制度。
由于“扈狩”一词的罕见,个人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这个词。它更多地出现在学术研究或历史讨论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扈狩”用于描述古代场景,如历史小说或剧本中,以增强作品的历史氛围。
结合古代狩猎的图像或影视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扈狩”的场景和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如欧洲中世纪的狩猎场景,也有类似的随从和护卫,但使用的词汇和具体情境可能有所不同。
“扈狩”作为一个古老且不常用的词汇,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贵族和君主的生活中。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演变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学语言和历史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过去的文化和社会。
1.
【扈】
(形声。从邑,户声。从“邑”,表示与城廓或行政区有关。本义:古国名。在今陕西户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夏后同姓所封,与启战于甘者,在鄠有扈谷甘亭。 、 《书·甘誓序》。释文:“国名。”-有扈。 、 《左传·昭公元年》-夏有观扈。
2.
【狩】
(形声。从犬,守声。“犬”是狩猎的助手,故从犬。本义:冬季打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狩,犬田也。 、 《易》。按,田必有犬,故从犬。”-明夷于南狩。 、 《易·荀》注-岁终田猎曰狩。 、 《尔雅》-冬猎为狩。 、 《公羊传·桓公四年》-狩者何?田狩也。 、 《汉书·刑法志》-冬大阅以狩。 、 《列子·黄帝》。注:“火田为狩”-狩于中山。 、 《左传·隐公五年》-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组词】
狩田、 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