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5:08
察考: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察”意为仔细观察或审查,“考”意为检查、测试或研究。结合起来,“察考”通常指的是仔细观察和深入研究某事物,以获取更深层次的理解或评估其价值。
“察考”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察”字早在《尚书》中就有出现,意为观察、审视。“考”字则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老也”,后引申为检查、测试。两者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察考”。
在*传统文化中,“察考”强调的是对事物的深入理解和细致分析,这与儒家文化中重视学和思考的传统相契合。在现代社会,这一词汇也常用于强调对专业知识的深入探究。
“察考”这个词给人一种严谨和认真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学者在图书馆中埋头苦读的场景,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细致观察的画面。
在我的学术研究中,我经常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察考,以确保我的分析准确无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察考”:
星辰的轨迹,需细细察考, 每一颗闪烁,都是时间的印记。
视觉上,“察考”可能让人联想到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或是历史学家在档案馆中翻阅古籍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图书馆中翻书的声音,或是实验室中仪器运转的细微声响。
在英语中,“察考”可以对应为“examine”或“investigate”,虽然这些词在日常使用中更为常见,但“察考”在中文中强调的细致和深入的意味在这些英文词汇中也有所体现。
“察考”这个词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强调了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还强调了深入研究和理解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察考”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表达对事物的深入分析和评估。
1.
【察】
(形声。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察,复审也。 、 《楚辞·离骚》-览察草木。 、 贾谊《道术》-纤微皆审谓之察。 、 《吕氏春秋·本味》-察其所以然。 、 《史记·魏公子列传》-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 宋·苏轼《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组词】
观察、 觉察
2.
【考】
(形声。从老省,丂(kǎo)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考,老也。 、 《新唐书》-富贵寿考。
【组词】
考寿、 考终、 考终年
去世的父亲。
【引证】
《尔雅》-父为考。 、 《苍颉篇》-考妣延年。 、 《易·蛊》-有子考无咎。 、 《书·酒诰》-奔走事厥考厥长。 、 《礼记·曲礼》-生曰父,死曰考。 、 《礼记·祭法》-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 、 《书·洪范》。按,考者,有子孙为后之称。-五曰考终命。 、 《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组词】
考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