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3:19
词汇“年稼”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和可能的含义来进行分析。
假设“年稼”是指一年中的农作物收成,那么它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可以解释为“一年内的农作物产量”或“一年的农业收获”。
由于“年稼”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如果它是从“年”(一年)和“稼”(庄稼)组合而来,那么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现代的合成词,用于特定领域或地区。
在**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的收成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年稼”这样的词汇可能会在农业相关的政策讨论、新闻报道和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
提到“年稼”,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农民的辛勤劳动、丰收的喜悦以及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这种词汇可能会唤起人们对农业和食物来源的尊重和感激。
由于“年稼”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但如果在一个农业社区长大,可能会经常听到或使用这个词汇来讨论农作物的收成。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年稼”来描绘丰收的景象:
金色的麦浪翻滚,
年稼满仓,喜气洋洋。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一年的农作物收成,例如英语中的“annual harvest”。
尽管“年稼”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但它反映了农业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农业文化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现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并在特定语境中准确传达信息。
1.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
2.
【稼】
(形声。从禾,家声。本义:种植五谷)。
同本义。
【引证】
《诗·魏风·伐檀》-不稼不穑。 、 《山海经·大荒南经》-巫载民不稼不穑食也。 、 《仪礼·少牢礼》-宜稼于田。 、 《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组词】
稼桑、 稼事、 稼政、 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