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4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45:10
“完姻”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完成婚姻的过程,即结婚的完成。它通常指的是婚礼仪式的结束,或者是婚姻关系的正式确立。
在文学作品中,“完姻”可能被用来描述一段浪漫故事的高潮,标志着主角们从恋爱走向婚姻的转变。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结婚”或“成婚”等更为通俗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社会学,可能会使用“完姻”来指代婚姻关系的法律确认。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正式程度。例如,“完姻”和“成婚”较为正式,而“结婚”则更为通俗。反义词则表示婚姻关系的结束。
“完姻”一词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完”表示完成,“姻”指婚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正式或文学语境中仍然保留其独特的韵味。
在传统文化中,婚姻被视为人生大事,因此“完姻”不仅仅是一个法律行为,也是社会和家庭的重要。它涉及到家族的荣誉、社会的期望以及个人的幸福。
“完姻”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庄重和喜悦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婚礼的喜庆场面,家庭的团聚,以及新生活的开始。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参加过朋友的婚礼,见证了他们完姻的时刻。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和婚姻的神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完姻”:
春风拂面,花开正艳,
两心相悦,完姻成全。
红烛高照,喜气洋洋,
白头偕老,情深意长。
想象一场传统的**婚礼,红色的装饰,喜庆的音乐,以及新人的笑容,这些都是“完姻”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与“完姻”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marriage”或“wedding”。然而,“完姻”更强调的是婚姻关系的完成和确立,而不仅仅是婚礼本身。
通过对“完姻”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婚姻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承载着法律和社会的意义,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文化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完】
(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完,全也。 、 《荀子·劝学》-巢非不完也。 、 《荀子·议兵》-完全富足而趋赵。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 、 《三国志·华佗传》-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 、 《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伐蜀之完也。 、 贾谊《治安策》-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 宋·苏洵《六国论》-不能独完。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无一完者。
【组词】
完计、 完完、 完充、 完锐、 完块、 完篇、 完丽、 完垒、 完名、 完书、 完德
2.
【姻】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因,因亦声。本义:女婿家)。
同本义 。结亲的男家,指夫或夫之父。
【引证】
《说文》-姻,婿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从女,从因,因亦声。 、 《尔雅》-婿之父为姻。又,婿之党为姻兄弟。 、 《诗·小雅·我行其野》-不思旧姻。 、 《诗·小雅·节南山》-琐琐姻亚。 、 《仪礼·士昏礼记》-某以得外昏姻。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壻父曰姻,两壻相谓曰亚。”-昏媾姻娅。 、 《左传·僖公五年》-皆弦姻也。
【组词】
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