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3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39:38
外销:字面意思是指将产品销售到国外市场,即出口。基本含义是指企业将其生产的产品或服务销售给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企业或政府机构。
外销一词源于汉语,由“外”和“销”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外”指外部或外国,“销”指销售。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广泛用于描述产品或服务的出口活动。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外销可能被视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在一些发展**家,外销是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重要来源。
外销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国际贸易的复杂性、企业的全球视野和竞争力,以及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的可能性。它可能激发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自豪感,也可能引发对贸易壁垒和市场竞争的担忧。
在个人经历中,外销可能与工作中的国际项目、海外出差或与外国客户的交流有关。例如,一个市场营销专家可能需要制定外销策略,以扩大公司的国际市场份额。
在诗歌中,外销可以被用来象征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我们的产品,跨越海洋,
在异国的土地上绽放光芒。
外销的不仅是商品,
更是心灵的桥梁,文化的歌唱。
外销可能让人联想到集装箱码头、国际航班、全球地图和多语言的商务会议。视觉上,可以想象到装满货物的集装箱被装上船只,准备驶向远方。听觉上,可能是机场的广播声、货船的汽笛声和商务谈判中的多语言交流。
在英语中,外销对应的是“export”。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相似,都指将产品或服务销售到国外市场。
外销是一个涉及国际贸易和经济活动的重要词汇。它不仅代表了企业的商业行为,也反映了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全球化的趋势。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外销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和商务活动。
1.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引证】
《说文》-外,远也。 、 《礼记·曲礼》-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 《周礼·考工记·梓人》-外骨内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夜来城外一尺雪。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身外即战场。
【组词】
外户、 外祟、 外槨、 外好里枒槎、 外藩、 外廓、 外见、 外求、 外舍
2.
【销】
(形声。从金,肖声。本义:熔化金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销,铄金也。 、 《淮南子·泛论》-销车以斗七命。 、 《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 汉·贾谊《过秦论》-销锋镐。 、 《三国志·魏志》-今出黄金银物百五十种,千八百余斤,销冶以供军用。 、 《论衡·谈天》-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组词】
销冶、 销炼、 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