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5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53:11
词汇“垢误”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垢误”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污垢”和“错误”的结合。其中,“垢”指的是污垢、不洁之物,而“误”则指的是错误、失误。结合起来,“垢误”可能指的是由于污垢或不洁导致的错误或失误。
由于“垢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因不洁或污秽而导致的错误或问题。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因为它缺乏明确的定义和普遍的认知。
由于“垢误”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垢”和“误”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下的描述。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垢误”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因不洁或污秽而导致的道德或社会问题。例如,在强调清洁和卫生的文化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强调清洁的重要性。
“垢误”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不洁和错误。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脏乱、疏忽和失误。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遇到与“垢误”相关的经历或故事,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垢误”来形容某种因不洁而导致的错误或遗憾:
尘埃落定,垢误难消,
岁月留下的痕迹,
在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由于“垢误”涉及到不洁和错误,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脏乱的环境、嘈杂的声音和混乱的画面。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垢误”的词汇,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垢误”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因不洁而导致的错误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特定的概念和情感。
1.
【垢】
(形声。从土,后声。本义:污秽,尘土一类的脏东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垢,浊也。 、 《庄子·大宗师》-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 、 《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 韩愈《进学解》-爬罗剔块,刮垢磨光。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组词】
积垢;尘垢;泥垢;牙垢;污垢;耳垢
2.
【误】
谬误;错误。
【引证】
《说文》-误,谬也。 、 《史记·萧相国世家》-群臣议皆误。 、 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 、 晋·陶渊明《归田居》-误落尘网中。 、 清·张廷玉《明史》-土木之误。
【组词】
笔误;误错、 误证、 误本、 误谬
耽误。
【引证】
《左传·僖公十五年》-郑以救公误之,遂失秦伯。
【组词】
误却